靠培训“提分”易陷“囚徒困境”
家长说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学习条件,现实却是令他们不堪重负,卷入“提分”的博弈之中,所有家长和学生都陷入囚徒困境——去上培训机构,担心没有什么效果;而不去上培训机构,担心别人都上自己会落后。
目前,虽然各个学校的中小学生还都处在紧张的期中考试前后,但各大课外辅导机构的寒假班、春季班已经吹响了“招生”的号角。从报名情况看,这个冬天的课外辅导市场依然火热,某知名机构的网课在开始报名时,系统居然被挤爆。但火爆的背后,这个行业的收费不菲、效果不明、鱼龙混杂等问题也凸显出来。
家长热衷、人才聚集,当前的课外辅导市场可以说是供需两旺,课时费也在不断地涨,但教学质量如何、效果如何呢?很多家长都表示这只能拼运气。虽然舆论大有为家长打抱不平的意味,质疑培训机构效果不明,但必须向家长指出的是,出于“提分”效果送孩子去参加培训班,必然就是“靠运气”。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培训,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,不顾自己的兴趣和特长,就为提高学业成绩去报班,当培训变为“全民培训”后,就是所有参加培训者都“提分”,最终的效果也显现不出来。面对培训热,家长必须回归理性。否则非但不利于孩子的学业发展,还会令家长陷入博弈的“囚徒困境”之中。
对于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,舆论普遍质疑缺乏评价标准,但其实很难建立令学生和家长满意的标准,因为当前选择上培训机构的学生,都希望能“提分”,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,“提分”就是效果。但是,用“提分”效果好坏来评价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,并不合理。在我国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中,“提分”不仅是指自己的分数提高多少,而是相对的名次提高多少——即便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,但实际名次没有提高,其实还是没有“提分”。在所有家长都希望通过培训来“提分”的背景下,培训热不过是家长焦虑的出口而已,但结果往往是原有的焦虑没有消除,反而变得更焦虑。另外,用“提分”效果好坏来评价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又涉嫌违规,因为根据我国《法》对教育培训机构的规范要求,是不能在招生中承诺培训效果的,而且教育培训也不是竞技训练——花精力训练了多少时间,就会提高运动成绩,如跑步、游泳等。一些机构以“提分”为噱头来招揽生源本身就是违规的,有家长质疑培训机构没有履行承诺,但其实培训机构本就不应该有所谓“提分”的承诺。
正因如此,家长送孩子去教育培训机构,要抛弃“提分”的功利想法,也不要轻信教育培训机构可以“提分”的承诺。但遗憾的是,很多家长都是抱着“提分”的想法送孩子去培训机构,于是最终也就只能“靠运气”了,甚至还有很多家长是为了寻求自我安慰:反正我已经尽自己最大努力,让孩子参加了可能参加的培训班,如果再不能“提分”,也给孩子创造了“最好”的条件了。
可以说,培训机构之所以火爆,起初都是基于家长想“提分”的心理,不同层次、不同阶段的学生都希望“提分”,于是当有几个同学参加培训之后,会带动其他学生也参加培训,因为不参加培训,就有可能看着他人被“提分”反超自己。而随着所有学生都参加“提分”培训,那就等于维持自己的水平——参加培训的需求,这时候变为不要自己“掉队”。培训机构把家长的焦虑情绪都撩拨起来,这就让培训热高烧不退,哪怕效果不明,也无法改变火爆走势。
这不是让孩子有更好的学习条件,而是令他们不堪重负,卷入“提分”的博弈之中,所有家长和学生都陷入“囚徒困境”——去上培训机构,担心没有什么效果;而不去上培训机构,担心别人都上自己会落后。缓解择校热,一方面,需要治理家长对“提分”的需求,这就要改革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,建立多元评价体系,引导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,以至于社会培训机构,能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发展;另一方面,则需要家长从孩子成长出发,理性选择培训机构,要从孩子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,评估是否有必要选择培训班,而不要受培训机构焦虑营销以及其他家长报班的影响。(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)
- 最新内容
- 相关内容
- 网友推荐
- 图文推荐
[高考]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《软件工程》大作业答案 (2022-04-25) |
[家长教育]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? (2019-07-14) |
[教师分享]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伸缩门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回家乡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是风味也是人间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一句格言的启示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无规矩不成方圆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(二)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贪玩的小狗 (2018-11-07) |